【联盟分享】新基建下物联网新职业与新培训的新机遇

 

【导 读】本文节选自2020年7月9日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与中关村物联网联盟“联合护航行动”活动中的演讲内容。通过梳理整合各类资源,开放各类人才、技术和服务等平台,齐心协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解决问题、共渡难关。作者邢莹,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职业能力评价委员会首席专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概念并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结合今年中央推动的加快以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从短期看“新基建”有助于扩大需求、保增长、稳就业;从长期看有助于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成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由此可见,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数字经济已经开启,数字产业的新职业正在涌现。

物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已经聚集了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强大的新技术和技术创新实力,我们相信物联网发展的大好时机也已经到来。

正当我们为新的发展机遇欣喜之时,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却发现一个现象:从事物联网领域的职业人才,无论是在企业端、还是在就业市场端,却呈现结构性短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备物联网技术的高级职业人才奇缺;

二是同时具备物联网技术与行业经验的跨界职业人才供不应求;

三是具备初级物联网技术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这些问题给物联网企业和大量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发展带来很大挑战。物联网职业人才的短缺将对物联网企业和我国众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很大制约,进而影响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由此可见,物联网职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那么,如何解决行业职业人才结构性的矛盾,加快物联网职业人才的培养速度,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在深化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中肩负着使命。基于对物联网行业企业岗位变化、人才使用与评价的深入调研和国家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的理解,我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

物联网行业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逻辑框架:

宏观:依托物联网行业新生态、新场景、新技术,发现行业内的新职业、新岗位,为促进行业内就业、解决行业职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做点贡献;

中观:顺应国家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企业+联盟”的实训基地模式和“联盟+龙头企业”的职业能力评价模式,通过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开发、基于工作场景的职业培训的开展和建立在实际操作考核基础上的职业能力评价等手段,打造物联网行业职业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

微观:通过联盟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的方式,与物联网行业各类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训领域建立直接联系和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下面,我从发现新职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的角度,谈一下“联盟+龙头企业”的职业能力评价模式。

根据我国2015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共收录了1480个职业,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技术、新的应用场景不断出现,伴生的新岗位和职业也在不断涌现,物联网本身就是新技术、新场景的产物,以人社部2019年发布的新职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和物联网操作员”为例:就是基于物联网行业的兴起而发现和确定的新职业。国家确定和发布新职业有完整的制度流程。

发现新职业、新岗位以后,我们如何针对新职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能力评价,通过评价达到提升行业人员整体水平的目的,从而促进整的行业的发展。这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之前和之后是不一样的。

改革之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主要由国家、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实施,鉴定合格后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五个级别)。

改革后,根据国务院2017年68号文件,国家和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由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实施转变为监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出台要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

至此,除68号文附件清单中涉及的职业之外的职业不再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而改由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负责。这个改革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政府“放、管、服”的决心,也表明国家对行业企业在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充分放权。

建立物联网行业“联盟+龙头企业”的职业能力评价模式,正是在这个大的改革背景下承担起这份使命和责任。

纵观世界各国的职业能力培养历史,无论是英国的NVQ制度还是美国的o*net模式,还是日本和韩国的职业能力发展认证模式,无一不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行业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拥有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制定各类标准并协调行业企业之间的行为的职能。

龙头企业作为行业和行业内细分领域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规模、技术、人才、效益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与联盟共同打造职业能力评价新模式。

下面我再从新培训的角度谈一下“企业+联盟”的实训基地模式。谈到职业培训,大家可能更容易联想到的是以下类型:管理培训、单一技能培训、企业内训等、政府补贴性培训等。

从职业培训的目标看,是要达到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现场的持续性的技能养成。那么我们知道了,职业能力提升是贯穿一个人整个职业生涯的持续性的行为,是可以满足当下工作岗位需要和转岗专业需要的能力。

按照职业能力层级模型需要:职业专门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三部分职业能力的支撑。而这三部分的职业能力通过在工作现场的过程结果实现价值判断。

我们所指的新培训正式在这样一个逻辑框架下构建的,简单说物联网新培训是一个职业培训的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是:企业+联盟共同打造的众多实训基地,不仅可供企业内训,还能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输出,不仅可以to C还可以to G(机构、学校),不仅可以共享,还能在行业的上下游互认。

今年3月30日,联盟发布《物联网企业实训基地通用标准规范》,标准由国内物联网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参与并与有关专家共同起草制定。之后,联盟按照标准要求分别于5月份和6月份启动征集第一批和第二批企业实训基地工作,得到业内企业的热烈响应,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和专家评审,6月份第一批11家企业成为联盟实训基地成员,第二批目前正在调研阶段,第三批正在报名之中。

中关村物联网联盟还积极配合落实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相关政策的咨询和服务,例如: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强调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计划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就业地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北京市立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企业开展职业培训也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一是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北京市围绕首都十大高精尖产业以及金融科技文创等重点产业,将技能提升培训纳入产业服务包,对于高精尖产业企业和金融科技企业组织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且经考核合格的,按照每人不超过2万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对于参加培训且培训后在本市相关企业就业3个月以上的,按照不超过上述标准的50%给予个人奖励补贴。

十大高精尖产业主要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及科技服务业。

二是新型学徒制培训。对企业新招用技能岗位职工、在职职工(含见习期)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给予企业每人每年5000-8000元以上的职业培训补贴。新型学徒制培训政策扩大了范围,从原来的面向企业新招用技能岗位职工,扩大到企业所有在职职工(含见习期),只要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都可以享受新型学徒制的补贴。

三是企业职工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企业职工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申请职业培训贴,北京市标准是初级1000、中级1500、高级2000、技师2500、高级技师3000元。

四是阶段性的职业培训政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市出台了47号和48号文件,对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和参加线上培训的企业发放职业培训补贴。参加职业培训的企业分别可以得到每人1000元、1540元、3000元的补贴。

随着国家新基建的提速,物联网作为其中重要内容,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物联网实训基地”的建设顺应当前的形势,也是物联网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新的发展机遇下,面对物联网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将开展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新型人才。

同时开展物联网新职业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物联网新职业人才画像,发掘物联网行业中在细分领域的10+新职业。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容框架,通过实施完整的评价过程,做大做强物联网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证书体系。

未来五年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总量超过1600万人,物联网新职业能力系统建设将拥有非常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谢谢!


关于“物联网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

主题词:“新基建 新职业”

建设目标:打造100+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新型人才

党 的 十 九 大 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概念并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解决三大问题:在新的发展机遇下,物联网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备高级物联网技能的职业人才奇缺,

二是具备物联网技术与行业经验的跨界职业人才供不应求,

三是初级物联网技能人才培养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这些问题给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发展带来很大挑战。物联网技能人才的短缺将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很大制约,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面对行业中出现的问题,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将开展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新型人才。

四大实施计划:

一是,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通过对行业企业实地走访与考察,并对企业在物联网实训设施、设备、环境、实训队伍、实训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估,对达标的企业授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基地”的称号。

二是,开展物联网新职业调查。通过开展线上调查与行业企业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可查资料,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物联网新职业人才画像,发掘物联网行业中在细分领域的新职业。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将与企业共同开发新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同时产业联盟为其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从团标到村标再到国标的升级通道。

三是,建立证书评价体系。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容框架,运用标准参照型职业能力评价技术,开发线下教材与职业能力提升资源包,通过实施完整的评价过程,做大做强物联网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实现与国家人才政策和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政策的接轨。

四是,建立新职业发布机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新岗位和新职业将不断出现,建立新岗位、新职业的发现和发布机制,促进行业新兴人才和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行业内新职业的规范化发展。

全国首批物联网实训基地授牌仪式

我们的口号是:

新基建,新动能

新职业,新技能

新机遇,新物联

现各物联网企业可开始实训基地第三批报名申请,具体请联系咨询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申报咨询:张秘书长 138-1126-4215

扫码识别二维码 下载第三批物联网实训基地申报表

请务必提前邮件回复确认,谢谢!

内容来源: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