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前沿剖析:5G时代,物联网的巨头会是谁

(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都离不了物联网。摄影/ 朱吉鹏)

物联网十年,没有“BAT”本刊记者/杨智杰 发于第915期《中国新闻周刊》

从物联网概念在1999年第一次被提出,科学家和业界一直在为人们描绘一个明日世界:万物互联,高效便捷。

“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这是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描述的物联网时代的图景。物联网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被业内称为第三次信息化浪潮。

据测算,物联网将连接起上百亿乃至千亿的设备,被许多国家列入到国家战略层面,不少巨头企业也纷纷抢滩布局。但尴尬的是,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年,一直不温不火,缺少大规模商用落地。被喻为“互联网的下半场”的这一产业,却始终没有出现“BAT”这一类巨无霸企业。

2019年,5G开启商用,加上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助力,下一个十年最大的未知数在于:物联网能否催生新的BAT?

高度碎片化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始于2009年。这一年,“感知中国”的概念被提出,不久之后,物联网被正式列入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2012年,国家颁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有了政策加持,物联网一时成为了最时髦的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信息化蓝皮书提到,当时各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于发展物联网都很重视,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现象。

过高的期望值后必然会出现泡沫期。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正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大家一窝蜂做物联网,辛辛苦苦却不见成果,无法落地,还有一些企业借助物联网项目圈钱、圈地。

王正伟记得,当时很多政府、企业的示范项目完成得很顺利,一旦到大规模应用,就发现很难推广,“用人联网的通信模块做物联网,连接数少时,成本可以负担。但是物联网连接数规模一般都过万甚至是几十万,我们就发现成本难以接受。”

除了成本制约,物联网的系统复杂性更是让从业者如同盲人摸象。

不同于云计算等单点技术,物联网高度碎片化。物联网的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当时市场并没有从底层技术开始系统研发,而是各干各的。王正伟说:“像撒芝麻一样都做,没有一家可以做成世界级的产品。”

除了技术,碎片化还表现在应用层面,量小种类多。邹德宝是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他更愿意把物联网称为“生态系统”,每一部分要并驾齐驱、环环相扣,才能在应用层体现出来。

“现在大家称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我觉得有些片面。这个说法是重视物联网技术,忽略了产业。”邹德宝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物联网应用层面同样高度碎片化,各行各业都可以搭乘物联网这趟“快车”,但对物联网产品的需求各有差异,行业之间壁垒很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曾公开表示,“很长时间以来物联网存在标准与应用的碎片化现象,这就制约了物联网产品规模化效应的发挥。产品没有规模,价格就难以下降,反过来又影响到推广。”

2012年以后,国内物联网的讨论渐渐凉了下来。但此时,国外物联网的进展却开始出现上升曲线。2014年1月,谷歌斥资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带动智能硬件的热潮。两年后,思科收购物联网平台供应商Jasper Technologies。

技术标准上,在2016年也往前跨了一大步。这一年,3GPP 的NB-IoT(窄带物联网) R13版本冻结,全球运营商终于有了基于标准化的物联网专有协议,窄带物联网迎来规模商用。窄带物联网可以实现移动网络上物与物的连接,解决了此前物联网成本高的痛点,拥有大容量、广覆盖、低功耗等优势。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也开始强劲增长,达到84亿台,首次超过人口数量。

2019年,美国、韩国、中国等纷纷发放5G商用牌照。“因为5G的商用,2019年迎来物联网发展的新起点。”王正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5G并非万能宠儿

“5G技术的商用无疑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条高速公路。”邹德宝说。

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预计,5G将会促进物联网市场规模迅速提升,预计2020年~2025年,5G直接拉动的物联网连接数将累计达到124.5亿。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其说5G最主要的应用是物联网,不如说物联网实实在在的需求,造就和催生了5G。

中移物联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行业总监白天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把物联网应用画成金字塔,窄带物联网能够解决的是金字塔底座的内容,这些应用接入数量大,但是带宽要求低,不需要低时延,比如抄表、烟感等。而金字塔尖的应用,用户数不如底座多,但要求网络大带宽、低时延,5G真实满足了这一部分的需求,目前业内已经明确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比如车联网、VR/AR等。

“物联网原有的采集方式,具备了技术,但是缺乏路径(网络),5G打通了这个瓶颈。”大唐融合通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顾铭延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

但是物联网的大规模商用落地,并不完全取决于5G。

“并不是5G网络建设好以后,就能立马带来经济效应。”顾铭延说,“万物互联”的物联网需要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科研机构以及产品供应商共同推进。

在业内人士看来,5G只是解决了物联网发展的一部分问题,不是万能宠儿。“5G本质上不能给物联网规模商用带来发展,只是在传播场景上提供更好的条件。规模商用的话,还是需要上游传感器技术进行革命性的自主化,下游终端产品出现更创新的应用。”邹德宝介绍。

企业的困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所副总工高艳丽曾经参与《物联网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期评估,她在与很多企业接触时注意到:物联网点多面广,应用碎片化,很多企业不敢贸然进入物联网,但是又不愿意完全放弃这个领域,因为信息化是大趋势,离不开物联网。

“企业不知道怎么搞物联网,非常困惑。”高艳丽说。

除了高度碎片化,邹德宝分析,物联网规模商用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芯片和传感器这些核心基础能力,从源头遏制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白皮书(2014)》显示,中国中高端传感器的进口比例达80%,传感器芯片的进口比例更高达90%。

万物互联时代对传感器的需求极大。邹德宝介绍,传感器国产化程度低,过度依赖进口,国家和企业无法承担高昂的成本,会直接影响政府和企业在使用物联网时的意愿。

缺乏标准也成了物联网产业不可回避的瓶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物联网白皮书(2018)》提到,一些重要标准研制进度较慢,跨行业应用标准制定困难,尚难满足产业急需和规模应用需求。

高艳丽指出,物联网在技术和应用上都缺乏标准。她举例,物联网信息采集时,传感器采集量、采集的协议、后端设备连接、数据格式等标准目前都没有统一,有的只是企业标准,各个厂商自己做自己的。

“标准不统一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同一设备或同一个功能,两个产品无法对接。统一标准很重要,可能会加速物联网产业集群。”白天石说。

“搞技术的人不懂市场,懂市场的人不懂技术。”邹德宝指出物联网不温不火的另一大主要难题,产业不协同。

高艳丽长期观察物联网市场,她关注到,物联网很多应用领域需要千万级别的感知终端,但是传感器厂商却不了解前端需求,除非有人找他们定制,这反应了需求方和供给方不对接。她认为,产业协同,目前只能靠国家大的专项牵引。

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本质上仍然离不了物联网。虽然当前有很多鸿沟阻挡在物联网面前,但高艳丽认为,未来十年,物联网一定会迎来爆发,目前产业面临的问题,也会在十年内解决,“市场需求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国家没有统一标准,肯定有BAT这样的大企业出面,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标准,由巨头瓜分市场。”

飞起一头大象,甚至航母

物联网拥有极大的市场潜力。2018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由2008年的500亿美元增长至近1510亿美元。即便摆在物联网产业面前仍然有诸多瓶颈,面对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谁也不愿意错过物联网的快车。

中国移动成立了专业经营物联网的子公司中移物联有限公司。中移物联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行业总监白天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两年,对中国移动乃至国内三大运营商而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市场面临瓶颈期,大家都在加大投资物联网,并把这个市场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物联网成为通信企业连接数新增的主力,战略意义明显。”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物联网白皮书(2018)》提到。截至2018年末,国内三大运营商物联网连接用户数已突破7.6亿。运营商除了建设5G网络外,还参与到了物联网平台、通信芯片、云、提供物联网卡等业务。

然而运营商只是物联网产业中的一个环节,光靠运营商无法做大做全。面对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增速放缓,互联网公司也将目光投入到了这块“大蛋糕”,将物联网作为新一轮数据红利增长的主要来源。

2018年3月,阿里巴巴高调宣布全面进军物联网,IoT也是阿里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之后的一条新的主赛道,重要的方向之一是向客户提供“云管端”整体物联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的入局,被看作2018年物联网领域的重要事件之一。王正伟分析,过去这么多年来,参与物联网的知名企业或者大企业太少了,此前牵头的是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等传统的电信厂商。阿里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参与进来,对中小企业和整个产业都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2018年9月,腾讯也进行重大战略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物联网成为该事业群中重点领域之一,目标是利用自身优势为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小米则打出口号,称自己是“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小米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副总裁崔宝秋如此形容IoT的未来:“过去雷军在风口上飞起一头猪,现在是飞起一头大象,甚至一艘航母。”

参与者还包含解决方案服务商,以及垂直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这些企业熟知行业痛点和需求,凭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打造物联网平台,赋能行业。

8月9日,华为发布新的操作系统“鸿蒙”。华为对外声称,该操作系统专门为物联网开发。华为其实早已开始布局物联网,2017年,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总裁蒋旺成表示,物联网作为新技术领域,是华为公司重要的战略方向。

虽然目前发展物联网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白天石认为,目前物联网还是一片蓝海,大家处于“百家争鸣”的时期,未到诸侯割据甚至大一统产生独角兽企业的阶段。

而在未来十年,到底会不会出现像BAT这样的巨头?邹德宝认为,5G时代,这个巨头一定会出现。但到底是互联网企业,还是智能硬件厂商,还是解决方案服务商,目前还很难下定论。

他认为,企业要根据对物联网产业的理解,及时调整战略模式,“谁能拿出最适用产业发展的经营战略,谁可能会成为行业龙头。谁要是调整得晚,可能就会错失机会,甚至由巨头变成被淘汰者。”

以上内容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各有关单位:

随着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物联网作为其中重要内容,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的“紧跟新技术、新职业发展变化,建立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加快职业标准开发工作”要求,根据《物联网企业实训基地通用标准规范》的要求,现就申报2020年第二批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目标及政策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国办发〔2019〕24号)提出的目标任务,截止到2021年,三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

2、201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各类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训,三年培训100万新型学徒。

3、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印发《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行动措施第七条:支持多方合作共建培训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型企业要加大对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力度,并积极承担各类培训项目。支持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就业创业实训基地。

4、教育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合申报,财政全额补贴设施设备,共建公共实训中心,对产业链企业开放,配合1+X进行公共实训室运营。

5、2019年人社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发布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 等职业信息的通知》(〔2019〕48号文)中将物联网确定作为新型职业技能。

为此,联盟将支持各类物联网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中心、教学工厂等,积极建设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物联网企业。支持企业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可通过职工教育经费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协助相关政府部门按规定通过就业补助资金给予补助。

二、项目条件及实施期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概念并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物联网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以“新基建 新职业”为主题,计划打造100+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新型人才。

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实训基地项目”)要符合《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人社部发〔2011〕10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同一企业已获得专项补助资金支持的职业工种和个人不得重复申报。

实训基地项目应选择物联网领域内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技工院校、大中型企业技能培训中心、具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公共实训基地。2020年的培训基地项目从2020年4月开始实施,为期2年。

三、申报及评审

(一)申报方式。物联网龙头企业及具有培训基础的中小企业可以直接采用线上申报。各地职业院校由各地教育或人社部门推荐。

(二)评审程序。

1.推荐。各推荐单位要按照条件,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符合申报基础条件后向联盟申报。

2.评审。联盟将通过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开展项目评审,初步确定拟入选项目名单。

3.实地考核。物联网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开展项目实地考察,并对企业具备的情况进行现场审核。

4. 基地挂牌。经过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委员会专家实地考核后的企业,将由联盟统一进行挂牌,并进行相应的业务对接指导。

四、申报材料

1、详见附件:物联网实训基地申报表

2、申报条件参照《物联网企业实训基地通用标准规范》。

该项团体标准得到国内物联网行业领军企业的积极参与并共同起草制定,其中包括:京东集团、小米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时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数医达科技有限公司、中通服创立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光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亚欧国际教育文化院、亚物太联(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

该项标准为大力开展物联网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培训,广泛组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活动,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引导帮助中小微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指明了正确的路径。

五、有关要求

当前,如何提升物联网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水平,将是物联网产业提升的重要命题。

(一)各物联网企业要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和人才技能培养工作,及时组织申报。申报单位须按照本通知要求。申报材料弄虚作假或存在不实情况的,一经核实,将取消申报项目的评审资格。

(二)本着勤俭节约原则,申报材料要注明申报项目、申报单位(申报人)、联系人及电话。

材料报送时间为:5月25-6月5日,逾期均不予受理。

物联网实训基地的申报将以企业自愿申报,联盟组织专家审核,申报的标准将依据《物联网企业实训基地通用标准规范》的各项规定执行。

即日起,各物联网企业可开始第二批实训基地报名。

关于“物联网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

主题词:“新基建 新职业”

建设目标:打造100+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新型人才

党 的 十 九 大 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概念并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解决三大问题:在新的发展机遇下,物联网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备高级物联网技能的职业人才奇缺,

二是具备物联网技术与行业经验的跨界职业人才供不应求,

三是初级物联网技能人才培养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这些问题给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发展带来很大挑战。物联网技能人才的短缺将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很大制约,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面对行业中出现的问题,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将开展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新型人才。四大实施计划:

一是,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实训基地。通过对行业企业实地走访与考察,并对企业在物联网实训设施、设备、环境、实训队伍、实训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估,对达标的企业授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基地”的称号。

二是,开展物联网新职业调查。通过开展线上调查与行业企业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可查资料,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物联网新职业人才画像,发掘物联网行业中在细分领域的新职业。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将与企业共同开发新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同时产业联盟为其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从团标到村标再到国标的升级通道。

三是,建立证书评价体系。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容框架,运用标准参照型职业能力评价技术,开发线下教材与职业能力提升资源包,通过实施完整的评价过程,做大做强物联网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实现与国家人才政策和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政策的接轨。

四是,建立新职业发布机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新岗位和新职业将不断出现,建立新岗位、新职业的发现和发布机制,促进行业新兴人才和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行业内新职业的规范化发展。

我们的口号是:

新基建,新动能

新职业,新技能

新机遇,新物联

即日起,各物联网企业可开始第二批实训基地报名,具体请联系咨询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以上内容出自: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